广东专插本政治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四大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
3.改革的性质是(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4.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5.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
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
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
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9.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
10.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
11.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理论务虚会
C.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D.1982年十二大
1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13.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
1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5.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加入金砖四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
A.请进来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17.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
A.技术安全B.贸易安全
C.金融安全D.投资安全
1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
A.到境外去旅游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C.到境外去学习D.到境外去贸易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2.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 )
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近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之一,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是( )
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
B.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
C.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D.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开拓了民主思想进步的道路
4.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主要有( )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
5.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即使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
C.在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而且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6.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
A.废除人民公社
B.改革人民公社
C.发展乡镇企业
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7.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
A.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B.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
A.改革是革命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
10.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协调、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11.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目的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12.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他指出(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出发点和立足点
B.对外开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条件;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对外开放要为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服务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13.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
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
B.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A【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D【解析】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B【解析】A、D项讲的是改革的深刻影响,B项讲的是性质,C项包含在B项中,是B项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也就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所以本题只选B项。
4.A【解析】A、B、C项涉及十七大报告概括改革开放的三大目的,其中A项是最根本的目的,因为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人民生活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民族伟大振兴是重要目的。
5.A【解析】新时期改革启动的标志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6.C【解析】最根本的目的可以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7.B
8.A【解析】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和谐的深刻基础。
9.A【解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足点。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要求我们坚决抵制、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又强调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合乎科学的东西。但由于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的政策,以及后来由于“左”的错误,毛泽东许多开放的思想没有能付诸实施。
10.A【解析】对外开放的起点是设立经济特区。
11.C【解析】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概念。
12.A【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邓小平有关重要著作的了解情况。考生要注意掌握邓小平有关代表性著作或代表性观点的出处。
13.C【解析】A、B、D项是某一项政策方针,C项是对新格局的概括。
14.D
15.D【解析】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
16.C【解析】C项的新战略包含A、B项两方面的内容,也包含D项内容,所以选C项。
17.C18.B
二、选择题Ⅱ
1.ABC【解析】这是十七大权威表述。
2.ABCD
3.ABC【解析】A、B、C项是近现代中国三大伟人,三次伟大革命。
4.ABC【解析】讲的是三大历史性转变,而僵化教条不可能一次性转变完成,解放思想也需要不断进行,所以D项不选。
5.ABCD【解析】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理论,而不是按“以阶级斗争为纲”,达到了三位一体地科学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内在统一。
6.AD【解析】A项正确,B项就不能选;发展乡镇企业邓小平称之为“意外收获”,是农村改革、开放、搞活的结果,但严格讲不属于农村第一次改革的内容,但可以看作农村改革的第二步。
7.ABD【解析】“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C项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所以不选。
8.ABCD【解析】基本揭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内涵。
9.BCD【解析】在“三者关系”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地位和作用,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10.ABC【解析】D项是A项的具体内容,所以只选A、B、C项。
11.ABC【解析】D项包含在B项之中,所以只选A、B、C项。
12.ABCD13.ABCD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标签:广东省专插本 政治理论 广东专插本政治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sb.gd.cn)
欢迎关注“广东普通专插本网”微信公众平台 (广东专插本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广东普通专插本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
《广东普通专插本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